随着“伽师瓜壶”“丝绸之路壶”两款紫砂文创作品被录入“新疆礼物”产品目录,新疆伽师县打响紫砂文创品牌。
伽师紫砂研发生产基地外景
伽师县七彩山地域的成分土质经检验确定是紫砂壶的理想制作材料。2023年,伽师县深入研究紫砂资源高质量开发利用路径,并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赴江苏省宜兴市考察,学习借鉴紫砂产业发展经验做法。
结合发展实际,伽师县建立“三位一体”紫砂产业扶持机制,统筹推进配套设施建设、生产线引进及产品研发,全力构建伽师紫砂全产业链。
为解决人才缺乏难题,伽师县引进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沈炳南大师及其团队,出台紫砂非遗技艺传承人培养计划,建立产学研基地,以师带徒,培养首批紫砂技工128人,其中23人获得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师认证,“让每个伽师青年都能在家门口实现艺术梦想”愿景正逐步实现。
2024年7月,伽师县建成首条紫砂生产线,烧制出第一批伽师原矿紫砂壶,成功注册“伽师紫砂矿、西域明珠壶”商标。伽师县还设立5000万元技术改造专项基金,支持紫砂产品研发设计。工艺美术师独创“天山雪水淬炼法”“丝路绞胎”等技术,运用“纯原矿、零添加”绿色工艺,融入新疆元素,制作出成品受到业界好评。其中“丝路长城”套组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。
截至2024年底,伽师县已设计完成紫砂文创作品1000余种,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。并在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大力支持下,搭乘“疆品南下粤品北上”平台,产品热销粤港澳大湾区。
今年,伽师县将进一步健全产学研机制,用好5000万元技术改造专项基金,壮大工艺师队伍,建立伽师紫砂研发中心,建设紫砂文化产业园,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,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硬件条件。同时,围绕炼泥—制壶—烧制—产品等环节,研制智能化生产线,提升生产效率,加快全产业链发展。